网站导航

解读科学与公众关系的理论模型

时间:2017-10-25 返回列表页
科学与公众的关系究竟如何或应该如何?随着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的到来,二者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者间的距离是否会如日常生活交往般“近之不逊,远之则怨”?学术界有四种理论模型对此给出了不同的解答。
 
  科学与公众的关系是当今科学与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它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等学科的相关主题探讨中。比如,对科学的划界问题、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科学的大众化与世俗化等的思考,便包含了对科学与公众分立关系的默会理解和潜在设定。科学与公众的关系究竟如何或应该如何?随着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的到来,二者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者间的距离是否会如日常生活交往般“近之不逊,远之则怨”?学术界有四种理论模型对此给出了不同的解答。
 
  缺失模型与情境模型:
 
  让公众理解悦纳科学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公民科学素养的培育问题,意欲以此为基点重塑科学的公信力并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在“公众越了解科学,就会越热爱科学”原则的指引下,科学家共同体开始自上而下地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帮助公众弥补科学素养的“不足”,以期治愈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科学贫乏症。这种缺失模型暗含了对科学与公众关系理解的师生隐喻,其倡导的公众理解科学的过程就是作为老师的科学家向作为学生的公众传授知识的过程。
 
  缺失模型将科学与公众的关系问题提上了科学与技术研究的议程,但其中存在的诸多认知偏见与观念痼疾也引发了诸多批判。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如齐曼、怀恩、诺瓦特妮等着手分析科学素养提升以及科学知识传播过程中“社会情境”因素的影响,提出情境性因素在公众理解科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科学知识本身是情境性的,常常受到文化传统、经济因素、政治观念等的影响,充满了偶然性、不确定性和争议性。公众对科学的态度也会受到其信任倾向、风险感知及价值观的影响,其对科学知识的消化吸收是要经过媒体以及生活常识过滤的,对科学知识的使用更多地取决于其兴趣、个人经历、周围环境和历史传统。因此,公众科学素养的培育需要运用类似于市场营销的手段,根据知识供求关系的变化,将作为消费者的公众加以细分,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让公众“认购”理解科学的过程。
 
  事实上,无论是缺失模型还是情境模型,其主要旨趣都是如何更好地向公众“兜售”科学以使其接纳认同科学,它们所谓的“公众理解科学”其实等同于“公众欣赏悦纳科学为社会带来的益处”。
 
内省模型:科学家要理解公众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公众能够利用生活经验反思性地审慎对待各种异质性知识的利弊得失相比,科学家反而是缺乏自我反省意识的,无法理性地看待非科学知识的价值。科学与公众关系的紧张或者说科学的合法性危机并非源于公众的无知,而是由于科学家的“缺失”与精英偏见。如果科学家只是向公众传授、销售科学知识,而不能正视自身的局限与公众的智慧,不舍得给公众拥有的知识赋权,不屑于与公众展开平等互惠的对话,最终只会导致公众与科学的疏远。
 
  正如英国上议院2000年发布的《科学与社会》报告提到的,不应仅仅是公众要理解科学,反过来,科学家也需要理解公众,深刻认识公众参与对话的重要性。
 
  理解公众需要科学家具有强烈的反思性精神,面对公众不是习惯性地自我辩护或“自美其美”,而更多的是自我批判与“美人之美”。如柯林斯和伊万斯所言,每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都可能是专家,都拥有某些专业的知识。也就是说,无论是在科学知识的生产还是科技事务决策中,公众与科学家同样都有话语权,科学与公众之间不应再是上下级的单向施受关系,而应是相互尊重与平等对话的双向合作关系。
 
公众科学模型:
 
  跨越鸿沟的参与合作
 
  如果说内省模型更多是观念与认识论意义上的反思,尚未将这种内省真正落实到实践层面,那么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兴起的公众科学运动,将普通大众与科学整合,重塑了二者的关系。
 
  目前在世界各国轰轰烈烈进行的这一科学运动主要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源于以英国学者艾尔温为代表的传统,提倡给普通大众以平等的科学话语权,提高科技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强调公众导引科学研究的意义;一条源于美国学者博恩尼倡导的项目研究传统,呼吁超越传统的科学体制化界限和语境,吸纳作为志愿者的公众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与科学家一起规划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分析数据,共同推动科学知识的生产。
 
  尽管两人的关注焦点有很大差异,但他们都指出科学作为一种公共物品而具有的社会性分布特征,并强调了知识生产与分配的正义性,他们的项目研究传统也都强调“参与”的重要性,或者提倡参与民主决策,或者鼓励参与项目研究,或者注重非科学家的参与,或者关注作为公众的科学家的参与,“参与”也便成了公众科学的原型义项。这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再是科学家主导的完全以科学家为中心、科学家做好各种应对准备等待公众参与的过程,而是破除科学圈的内外之别、使科学家与公众跨越界限鸿沟一起合作努力的过程。
 
  总之,公众科学存在于公众参与与知识生产相遇的地方,无论是对参与者个体、社区还是社会发展,无论是对科学家个人或群体还是科学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然,由于科学分工的精细化、网络信息社会的匿名性与开放性等因素的影响,它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风险和难题,其作为科学发展的一种新类型,尚处于蓬勃开展的试验阶段。
北京沙盘模型